電線纏頸險喪命 氣管移植再造生命奇蹟 榮登國際醫學期刊
【商務時報 程婷/臺北報導】一位24歲男子因颱風天遭電線纏頸,導致氣管嚴重破損,生命垂危。臺大醫院氣管移植團隊利用主動脈組織工程技術成功修復,讓患者重獲新生。這一突破性手術在國際期刊上發表,成為全球首例成功案例。
一位24歲的男子因小犬颱風來襲,在下班騎摩托車時不幸被掉落的電線纏住頸部,導致氣管嚴重破損,瞬間陷入生命垂危的境地。該男子被緊急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急救,但因傷勢過重,呼吸困難,頸部嚴重腫脹,醫療團隊不得不進行緊急氣切手術,以暫時穩定他的狀況。
然而,後續的檢查顯示,病人的氣管損傷遠比預期嚴重。氣切管上方的氣道已完全阻塞,並出現息肉增生,吞嚥困難,僅能依靠氣切進行呼吸。病人隨後被轉送至臺大醫院總院,交由胸腔外科專家陳晉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接手。臺大醫院外科部教授陳晉興指出,輕微或小範圍的氣管病變通常可以手術切除後直接縫合的方式根治。但重大氣管腫瘤、狹窄或創傷則必須利用氣管移植或重建手術來治療,一直是全世界胸腔醫學最困難的挑戰之一。
過去世界各國研究團隊利用幹細胞組織工程技術研發的仿生氣管,植入病患體內後發生許多併發症,鮮少成功。直到2018年,法國馬丁那教授(Emmanuel Martinod)團隊利用大體捐贈的主動脈,冷凍保存於-80°C,於術前解凍後植入病患體內,同時用訂製的氣管支架維持形狀,避免主動脈塌陷,此方法無需捐贈者與受贈者的血型相符,且不需使用抗排斥藥物,此一方法堪稱是組織工程氣管移植史上的重大突破。
在國科會再生醫學科技發展計畫及臺大尖端醫療科技研究計畫的支持下,陳晉興的團隊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醫療挑戰。他們決定使用冷凍保存的捐贈主動脈,進行組織工程氣管重建手術。2023年10月26日,手術順利完成。
令人欣慰的是,病人在手術後第二天便脫離呼吸器,恢復狀況極佳。僅四天後,他便轉入普通病房,最終於12月5日順利出院。到2024年4月,他已成功移除氣切管,並恢復正常的飲食和說話功能,重獲新生。這次手術不僅成功挽救這名年輕男子的生命,也創下醫療史上的新里程碑。這是全球首例利用主動脈組織工程技術成功修復因外傷造成的嚴重氣管破裂的案例。此創舉已被美國著名的《胸心血管外科技術期刊》(JTCVS Techniques)收錄,代表臺大醫院在氣管移植領域的領先地位。
陳晉興表示,這一成功案例不僅是臺大醫院氣管移植團隊的重大成就,更是全世界胸腔外科醫學的一大突破。過去由於技術限制,重大氣管創傷患者常常面臨無法挽救的困境,臺大醫院氣管移植團隊至今已執行累積五例重大氣管病變之主動脈組織工程重建或移植手術,其中三例皆長期存活,成功率達60%;其餘兩例則因癌症嚴重、身體過度虛弱而失敗。目前臺大醫院計劃未來將這一技術推廣為常規手術,並申請健保給付,以幫助更多患有嚴重氣管病變或創傷的患者重拾健康,重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