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的超級英雄:臺大醫院的居家型心室輔助器助病人重返生活。圖/臺大醫院提供

「心臟超人」現身!臺大醫院30年心室輔助器歷程揭曉 首創智能醫療助病人重返生活

【商務時報 程婷/臺北報導】心臟移植是末期心臟衰竭患者的最佳治療選擇,但由於捐贈器官短缺,許多病人無法及時接受手術。臺大醫院的醫療團隊不僅在心臟移植領域屢創佳績,還在推動居家型心室輔助器方面展現出色實力。這些輔助器讓患者在等待心臟移植期間能夠重返社區,重拾生活質量。

心臟移植成就顯赫 居家型心室輔助器革新

據本院2009~2019年的統計資料,為嚴重心因性休克已置放葉克膜之病患爭取到3成存活機會,這些病人有二成可以轉置心室輔助器裝置,超過六成病人能夠成功進行心臟移植,這些嚴重心臟衰竭需要機械性輔助器(葉克膜與心室輔助器)的病人接受心臟移植後的3年存活率與沒有裝置機械性輔助器的病人並沒有統計學上差異,處處可見臺大醫院能提升嚴重心臟衰竭病人生存與心臟移植機會所作之努力。

自1987年到現在,臺大醫院心臟移植個案超過700例,在臺大醫院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個案嚴重度極高,根據2009~2019年的統計資料,在手術前就使用各類機械性輔助器的比例就高達七成。即便如此,今 (2024) 年6月衛福部公布心臟移植存活率統計的資料,臺大醫院3年 (76%) 與5年 (71%) 存活率高於全國 (75%、68%)。

自1995年首次植入心室輔助器以來,臺大醫院一直致力於創新治療方法。2002年起,他們成功使用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幫助病人延續生命。2021年,臺大醫院為一位39歲患者裝置了居家型心室輔助器,他不僅恢復正常生活,還成功赴美從事教學工作。

智能回覆機器人提升使用體驗

在跨院區合作方面,臺大醫院的醫療團隊正利用智能回覆聊天機器人和電子書等新技術,提升病人的使用體驗和安全性。此外,臺大醫院還計劃與其他醫療機構合作,擴展居家型心室輔助器的使用範圍,為更多患者提供支持。

臺灣目前對於使用此居家型心室輔助器的衛教方式,僅藉由電話諮詢、紙本衛教本翻閱。臺大醫院優化紙本衛教本為電子書,同時將原本以病人為單位一對一的群組模式,於今年新推出「臺大醫院心室輔助器」智能回覆聊天機器人,提供病人相關衛教訊息與教學影片,進行檢測心室輔助器以及自我健康(生命徵象),還提供與台大醫院網站連結,查詢自我用藥與臨床檢查結果,多面向提升系統實用性。

此外考量病人居住不同縣市,透過個案流程討論,增進病人照護方案趨同性,跨團隊跨院區攜手合作,讓居家型心室輔助器病人能在各個分院。30年來,臺大醫院在心臟衰竭重症照護領域的成就斐然,每年舉辦的心室輔助器研討會已成為醫學界的重要交流平台。 今年的研討會將擴展至5天課程,並邀請國際專家分享經驗,為東南亞地區的醫療人員提供實務操作學習。臺大醫院的努力不僅提升心臟重症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在亞洲醫療領域中樹立新標杆。